社會投資的主體是除財政、銀行以外各類企業和投資機構,特別是各種私人企業和機構。拉動社會投資是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改革投融資體制的重要政策目標。拉動社會投資對銀行實行商業化改革、國有經濟有進有退,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進行經濟結構調整,保障國民經濟可待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好的投資項目、規范化的投資載體、靈活便捷的融資渠道、鼓勵社會投資的政策環境則是有效拉動社會投資的前提。對好的項目可以吸引各類企業和投資機構進行直接投資,除資本投資外,同時還需要其它融資的支持。更多的社會投資則需要專業規范的投資機構來進行。如保險投資、證券投資、風險投資、產業投資等各種投資機構來進行,F代租賃業以其特有的多種功能,成為投融資體系、金融服務和流通服務體系中拉動社會投資的有效載體。
國際金融公司是世界銀行集團成員之一,其宗旨是通過向私營部門投資,促進其成員國的發展。該司一直積極推進租賃業在全球的發展。據該司1995年的統計資料顯示,新興市場中租賃業的規模從1998年的50億美元,上升到540億美元,在私人融資市場中所占的比例也由4%提高到 14%。
我國的浙江省金融租賃公司以服務于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為宗旨,企業從50萬起家發展成為有20多億資產的主營租賃業務金融機構。該省以金融租賃公司為主導,各類租賃公司同步發展,并率先在全國成立了第一家地方性的租賃業行業協會。政府領導和有關財稅部門為租賃業的發展也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環境。浙江省在同樣的財政政策和信貸環境下社會投資和民營經濟得以快速發展,租賃業的發展起到了特殊作用。
為什么租賃業可以成為拉動社會投資的有效措施? 一、租賃業有投資和促進投資的功能
從工業發達國家的租賃業發展實踐來看,從事租賃業的投資者主要分為四類。
金融機構類(金融資本)。由銀行等金融機構成立獨資或控股的租賃公司,一般為非銀行金融機構。這類公司可以從事租賃業務以外的其他部分金融業務,如同業拆借、貸款、發金融債券等。主要目的是為自己所擁有的資金、尋求一種能滿足用戶需求的新的資金投入方式。這類公司有金融機構網絡為依托,資金力量雄厚、融資成本低、客戶群體多是這類機構的優勢。
廠商機構類(產業資本、商業資本)。主要是由廠家或商家為投資背景成立的租賃公司。投資目的是為了促銷和從事產品的租賃經營服務。這類租賃公司的優勢是為客戶提供靈活的租賃方式和優質的租賃物的維修保養服務。因為他們有廠家為依托或與廠家簽有戰略合作協議。
戰略投資機構類(投資資本)。這類租賃公司的股東主要是政府、券商、投資銀行等投資機構。投資目的是尋求一種新的投資組合和投資方式。主要投向是民航、海運能源等基礎設施項目,以期獲得安全可靠的長期投資收益。
經紀機構類(知識資本、信息資本)。這類租賃公司與廠家、各類中介機構和客戶都有廣泛的聯系,他們的優勢是擅長進行市場調查、制定商業計劃書、項目評估和設計各營銷和融資模式。他們往往以出租人的身份在出資人、出賣人、承租人之間牽線搭橋促成租賃交易。
各類租賃公司多可以接受投資人資金和設備的委托,從事委托租賃。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融資租賃業務是一種多功能的交易方式。融資租賃公司是一種多功能的運作平臺。融資租賃業是滲透金融、貿易、投資、服務、資產管理等多領域的綜合行業。根據行業監管部門做出的市場準入的規定,租賃公司按其股東投資意愿和運營資金的來源,可以申請成為金融機構,也可以視同一般商業機構或中介機構。但不管是哪類機構,都具有投融資活動的新型載體。特別是一些專業租賃公司,如飛機、汽車、工程機械、醫療設備、通訊和信息設備租賃公司可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為股東帶來好的回報,在委托租賃業務中,還可為委托投資人帶來安全可靠的投資回報。國際金融公司參股的租賃公司,其平均資本收益率高達27%。
二、租賃業非常適宜為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市場經濟環境比較成熟的國家,租賃是中小企業的最佳的融資選擇。其原因是租賃公司,特別是一些以廠商為依托的專業租賃公司,可以不象銀行那樣看重企業的業績和財務實力。他們更著重設備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現金是否足夠支付租金。
其次,這些租賃公司在租賃期限內,擁有租賃物的所有權和收回租賃物后有維修、翻新、處置租賃物的能力,往往不需要承租人安排信用擔保,手續快捷便利。
第三、租賃業務中,租金支付方式靈活,可以與企業經營活動中的現金流向匹配。
第四、對于創業行企業,租賃可能是風險投資以外最現時的籌資和取得設備使用權的渠道。
國際金融公司在全球參股的28家租賃公司,每年新業務超過15000筆,業務額30多億美元,50-70%的客戶是中小企業。
三、租賃業是新型的設備投資的流通載體
設備流通暢,設備投資才可能增長。由于科技的快速發展和設備制造商追逐投資利潤的推動,設備更新速度加快、企業為避免設備陳舊風險和改善現金流,對資產流動性日益關注,重使用、輕所有的觀念逐步形成;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和客戶需求的多樣性、梯度性、為租賃和二手市場提供了很大發展空間;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制造和流通企業深感維護自己品牌的市場秩序,控制流通全過程非常重要。在這種背景下,基于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傳統的銷售方式,已不能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以融資租賃為代表的現代租賃業在國際上得到了快速發展。租賃公司已成為國際上設備流通的新興載體。制造商通過投資控股租賃公司或與租賃公司建立戰略合作聯盟,使融資租賃、經營租賃、二手設備出租成為其營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主導著設備流通的全過程。全球租賃交易額已達 4500億美元,若加上汽車,租賃額達6000億美元。租賃設備市場滲透率達25-30%。汽車、工程機械、醫療設備、信息設備、租賃設備市場滲透率達 60%以上。而我國租賃每年交易額不足10億美元,租賃設備市場滲透率僅1%左右。
很顯然,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設備流通體制已不能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外跨國公司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龐大的營銷和售后服務體系,資金實力雄厚,管理經驗豐富,一旦進入中國市場,我國制造業不僅面對產品技術創新的挑戰,更要面對外商可以為客戶提供融資服務和全方位服務的營銷體系在我國設備流通領域跑馬圈地的直接威脅。
四、發展租賃業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可滿足不同層次的投資需求。
現代租賃業以其多種功能,為設備資源的優化配置搭建了一個服務平臺,特別是以制造商為依托的租賃公司。這些公司可以采用融資租賃方式促銷,也可以為客戶提供中長期使用設備的經營性租賃服務、短期出租服務和二手設備的銷售和租賃服務。投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和償還能力,選擇不同層次的租賃物件,先取得設備的使用權。大大減少設備投資的初始投資額。使新老設備、利用率低的設備得到了最合理的配置。美國通用集團所屬的飛機租賃公司和美國卡特彼勒公司就已成為全球飛機和工程機械的最大資源配置中心。對租賃業在這方面的作用尚未引起我國企業界的重視。
如何加快我國租賃業的發展呢? 首先是立即對內開放租賃業。
要以金融機構的金融租賃公司和可以兼營融資租賃業務的財務公司為主導,內資和合資,專業和綜合租賃業并重的原則建立和完善租賃業的組織體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租賃業已經對外開放,但由于過去對融資租賃業的功能作用認識不足和管理體制的原因,內資融資租賃業被界定為金融業務,融資租賃公司被界定為金融機構。未經人民銀行批準,國內廠商成立的租賃公司只能從事設備的出租服務,不能從事以產品促銷為目的的融資租賃業務,F在的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的金融租賃公司和合資租賃公司,遠不能滿足企業對租賃融資的需求。
入世在即,盡快對內開放融資租賃業,允許生產和流通的企業組建以促銷為目的的融資租賃公司,構建國產設備租賃營銷模式,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新的設備營銷體系,迫在眉睫。否則,國內設備制造業將很難面對可以為客戶提供融資服務的跨國公司的營銷體制的挑戰。
企業投資領域多元化和同一領域投資組體多元化已經成為必然趨勢。由政府部門按行業進行管理的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根據投資人的意愿租賃公司可以申請成為金融機構,也可以組建成非金融機構的租賃公司。
融資租賃行業是進行投融資活動的新型載體,與股市融資相比,融資租賃是以設備為載體的融資方式,其融資活動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有著更緊密的內在聯系。發展融資租賃行業,積極開展融資租賃業務,有利于促進投資,拉動內需。融資租賃業的發展,可以成為促進資本市場和機構投資發展的有效中介。可以促進國產調和流通體制和改革,使租賃公司成為進行調和營銷的有效載體。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融資租賃業正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合同法》對租賃和融資租賃做出了專章規定,租賃業的法律環境已得到改善,規范租賃業創新活動的《租賃會計準則》也于最近頒布,人民銀行和外經貿部已經或將要頒布《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管理辦法》。財稅部門也正在研究租賃業務的稅收政策。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融資租賃的作用。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采取多種靈活形式拉動社會投資,促進國民經濟的穩定可持續發展。朱總理在本次人大會議上也指出已經對外開放的,原則上要對內全部開放。十五計劃中提出要"積極引進新型業態和技術,推行連鎖經營、物流配送、代理制、多式聯運、改造提升傳統流通業、運輸業和郵政服務業。""積極推進商業、外貿、供銷、糧食等系統的改革,增強流通企業活力,拓寬服務業融資渠道。"盡快對內開放融資租賃業,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新的設備營銷體系的時機已經成熟。具體建議如下:
一、根據《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和外經貿部的規定,規范現有的金融租賃公司和合資租賃公司,促進其健康發展,并按規定批準新公司的設立。
二、國家經貿委鼓勵設備制造和流通領域的行業協會組織各種不同所有制類型企業按照人民銀行頒布的《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和《財務公司管理辦法》以及外經貿部的規定組建專業或兼營融資租賃的金融機構或合資的租賃公司,構建租賃促銷的營銷體系。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又符合申報條件的,國家經貿委積極與人行和外經貿部協調。
三、國家經貿委盡快制定以促銷為目的非金融機構的融資租賃公司的市場準入和管理辦法。允許成立以設備制造廠家獨資或控股的專業租賃公司。鼓勵流通企業和各類投資機構組建非金融機構的融資租賃公司。
四、允許設備制造廠家成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各種不同類型的專業銷售公司和租賃公司可以兼營融資租賃業務。不經人行批準,不得從事融資租賃以外的任何金融業務。
五、積極整合和重組現有的各種設備、車輛出租服務公司。以區域或行業的設備出租公司的大企業為龍頭,通過并購重組、股權置換等方式,把企業規模做大。完善法人治理機制,降低租賃物件購置成本,實現連鎖、配送、統一管理。
六、以區域或行業組建設備出租服務交易市場,租賃在線和有形市場結合,搭建綜合服務平臺,重點解決支付信用瓶頸。探討市場與銀行合作,聯合發展租賃信用卡,完善票據抵押、抵押品評估、擔保、拍賣等防范風險的措施。
七、在現有的金融機構的租賃公司和合資租賃公司的行業協會和地方租賃協會的基礎上,應積極籌備全國租賃協會,通過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管理,規范行業發展。
其次,是調整租賃業的稅收政策
財稅部門應能從融資租賃業務和租賃公司本身的經營特點,對融資租賃業務的稅收政策做出合理科學的規定。因為我國融資租賃業規模很小,現行的許多鼓勵投資和貫徹產業政策的稅收政策往往沒有把融資租賃這種新的融資渠道和業務特點考慮進去。具體建議如下:
一、統一和調整營業稅稅基、稅率。對利用外資和本幣開展的融資租賃業務和中長期經營性租賃業務(租期兩或三年以上,租金支付額大于租賃物購置成本50%)一律按租金收益與租賃物的購置成本(含利息支出)的差額8%繳納營業稅。
二、享有退增值稅務局的政策。外商投資企業在投資總額內,通過租賃公司采取融資租賃方式購買國產設備和租賃公司引進外資購買國產設備開展租賃業務,租賃公司可以按有關規定享有退增值稅的政策。
三、享有所得稅的抵免政策。租賃公司按承租人的指定購買國產設備,按租賃會計準則的規定,屬于融資租賃的,承租人可以按有關規定享有所得稅的抵免政策,屬于中長期經營性租賃業務(租期兩年以上,租金支付額大于租賃物購置成本50%)可以由出租人按有關規定享有所得稅的抵免政策。
四、調整設備折舊政策。應由企業根據設備的可預計的使用所限,設備更新換代的速度等情況,選擇合理的折舊計提方法,一經確定,不得變更,不能不提或少提。在融資租賃業務中,由承租人計提,在經營租賃業務中有出租人按同類資產的折舊方法計提。
五、統一各類租賃公司壞帳的提取方法。融資租賃業務是風險業務,租賃公司應實行謹慎的會計原則。應允許租賃公司按應收租賃債權余額的3%計提壞帳。
六、明確出售回租是一個完整交易。出售回租是融資租賃的一種特殊方式,其出售環節不是實質性的買賣,是一個類似典當的融資交易,不同的是用戶仍然保有使用權,應明確規定,在出售回租業務中對出售環節不繳納增值稅或營業稅。
若能針對租賃業務的特點對稅收政策做出上述調整,融資租賃業務就能真正發揮拉動投資、刺激內需、促進設備流通的功能。使租賃公司在促進公司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方面起到推動作用。據悉國家財稅部門已開始研究有關融資租賃的財稅政策。有了健全的租賃業組織體系和好的稅收政策,租賃業在拉動社會投資方面可以大有作為。
作者:屈延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