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設備租賃始于本世紀50年代初期,在不足半個世紀的時間內,世界各國特別是經濟發達國家得到了迅速發展。我國在改革開放中,于80年代初成立了中國東方租賃公司和中國租賃公司,此后,相繼成立了全國性的專業和綜合租賃公司與各地地區性的不同規模和種類的租賃公司,其經營規模和范圍不斷擴大,已初步顯示了現代租賃業在市場經濟中的重要作用。但總的說,我國的現代設備租賃剛起步不久,加之諸多方面的客觀原因,現代設備租賃市場尚未在全國形成有效和統一的、法規健全和管理有序的現代租賃市場,滯后于整個社會主義市場發展的進程,沒有形成為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繼續探索如何建立我國現代設備租賃市場,是重要而迫在眉睫的任務。
一、現代設備租賃市場的地位和作用
1.現代設備租賃市場是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市場體系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就其主要內容而言,有生產資料市場、生活資料市場、勞動力市場、資金市場、技術市場、房地產市場、信息市場等。這些市場雖有其各自的特定功能和作用,但又相互聯系和相互依賴,共同形成市場有機整體。現代設備租賃市場,是促進和協調生產資料市場、資金市場、技術市場、房地產市場、信息市場發育,又具有特殊功能的獨特市場,是可以對其他子市場產生放大功能的子市場。所以,現代設備租賃市場是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現代設備租賃市場是投資優化的首選途徑。
企業要擴張規模或進行技術改造與設備更新,按我國以往情況,要一次性投入巨額資金,所投入資金由于受固定資產形成率的限制而不能完全形成固定資產,且從研究、設計造型、訂貨到購進與建設安裝的周期長。如果建立發達的現代設備租賃市場,許多企業就可從租賃市場上分期支付租賃費,承租到自己所需的設備。所以說,設備租賃市場是投資優化的首選途徑。各經濟發達國家,都成立有租賃市場業的協會或其他名稱的管理組織,80年代中期以后,租賃業竟以每年五六倍的驚人速度增長,以滿足企業租賃設備的需求,所以發達國家有“若無租賃的存在,則談不上設備投資”之說,這足以說明設備租賃業是固定資產投資的一種優化途徑。
3.現代設備租賃市場是資源配置和優化結構的調節器。
由于技術進步的不斷加速,人們需求結構的不斷變化,現代社會呈現出新技術不斷涌現和新產品不斷問世的新局面。由于新的技術群而形成新產業、新行業,經濟結構和生產結構也因此不斷變化和調整、重組,特別在我國,除了上述兩個因素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是企業改制,實行現代企業制度,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其結構調整和變化的范圍更普遍、幅度更大。這種調整,必然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生產資料特別是生產設備,就要進行優化、重組、更新。這樣,租賃業和租賃市場就是結構優化的重要調節器。
二、現代設備租賃的經濟性質與特點
1.現代設備租賃的經濟性質。
在經濟發達國家,租賃業務早已形成市場并且國際化,租賃市場是整個商品經濟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有拓展和擴散相關市場不斷發展,促進社會經濟進步的重要作用。租賃市場的經濟性質和其他商品經濟子市場的經濟性質一樣,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間的經濟關系是一種商品交換的經濟關系,他們之間的經濟行為是一種商品交換行為,是按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租賃交易活動的,即出租人將自己具有所有權的設備或資產的使用價值或使用權轉讓給承租人,承租人為取得設備或資產的使用權或經營權要支付給出租人租金,然后利用使用權或經營權去進行生產經營活動,以獲取利潤。這樣,使用權和租金互為等價物,對出租人而言,租金即為經營收益;對承租人而言,租金是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而支出的費用。由此可見,無論是從雙方的關系看,還是從他們各自的經營活動看,均屬于商品市場的經濟活動。
2.現代設備租賃的特點。
(1)設備租賃是以“融資”為直接目的,以商品形態和資金形態相結合的一種信用方式。租賃信用是“融物”與“融資”結合在一起的,從某種意義上講,體現了承租人“借錢”的性質,因為承租人在承租設備的同時,解決了資金需求的問題。道理很簡單,如果承租人不能租賃到設備的話,就必須拿出或借入一大筆資金來購買或建造設備。而在租賃條件下,租金是分期支付的,當前只需付出一部分租金,所以說,承租人在承租設備的同時也解決了資金問題,但這種“借錢”的性質又不同于一般的借錢還錢,而是以借物還錢并分期支付的方式進行的。
(2)設備租賃期限較長,風險較小。設備租賃活動,是由出租人和承租人雙方簽訂一年以上(國外通常是3年~6年)具有法律效力的租賃合同,租期未滿時,任何一方均不得解約。對出租人而言,只要租期未滿,出租人保留設備所有權,租金收入固定不變,在承租人發生經營虧損甚至倒閉而無力支付租金時,出租人可收回設備再出租,故風險較小。對承租人來講,由于合同期內租金不變,即使在發生通貨膨脹和銀行貸款利率提高的情況下,也無大的風險,而且在租賃期滿后,承租人一般可按設備貶值的名義價格購買設備的所有權。可見,設備租賃,對雙方來說,風險都不大。
(3)有利于控制投資規模和有效利用資源。在舊的投資體制影響下,我們曾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因而投資建設的固定資產(主要是設備)有相當部分被閑置和浪費。今天,在自主經營的條件下,企業自有資金和貸款進行投資仍難以完全避免上述情況。另有部分企業資金緊張,所獲得項目投資貸款也存在盲目使用甚至挪作他用,非專款專用。在設備租賃的條件下,由承租人選定設備或與國內外制造商或國外租賃公司進行設備的技術談判,由出租人出資購買后再出租給承租人,資金用途明確,專款專用,與物資直接結合,不存在挪用的可能。另外,不是確實所需使用設備,承租人一般不會租而不用,因為這種損失比之“大而全”、 “小而全”的設備閑置損失對人的利益觀的刺激要直觀而又直接。因此,設備租賃可達到控制投資規模和有效利用社會資源的雙重目的。
(4)承租人可減少財務支出。承租人一般是生產企業,所承租的設備的所有權為出租人所有,不是企業的固定資產,所支付的租金作為費用處理,可免交固定資產占用稅。
(5)租賃手續簡便。我國企業過去在進行設備固定資產投資時,從前期工作、籌措資金、投資實施等諸多環節,需要做很多技術、資金和管理方面的工作,此后還有固定資產的折舊、管理、稅收等工作。而租賃技術設備,承租人只需按期向出租人交付租賃費,其他事務性工作均由租賃公司去做了,集中體現專業化職能,承租企業可更好地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從整個社會來講,可達到資金、物資、人力、時間等諸多資源的節約,也促進了社會分工的優化。
除上述特點之外,由于租賃企業出租設備而保留所有權,我國可通過國際租賃企業結合補償貿易的方式,避開國外對某些先進技術限制出口的規定,在產權仍屬國外租賃公司的情況下,引進先進技術,加快我國技術進步的步伐。
三、快速而穩步地發展我國的現代設備租賃市場
我國的租賃業雖有了較大的發展,但尚未形成有序的設備租賃市場,如不加速發展這個市場,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的整體就不是很完全的市場體系。
發展我國的設備租賃市場,既要快速,又要穩步。目前,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發展我國的設備租賃市場:
1.以組建行業設備租賃公司為基礎,建立設備租賃市場的雛形。在目前情況下,我們不可能使租賃業在短期內形成我國經濟的現代支柱產業,只能先打基礎,逐步發展。目前我國雖有幾家全國性租賃公司,但其經營不可能滿足各行業和各地區眾多企業的需要。因此,首先要在主要行業中組建專業設備租賃公司,以滿足國民經濟中主要行業目前所需。日本的租賃業就是以行業為基礎起步發展的。各行業對本行業內的各主要生產設備的原理、性能、作用、使用條件、國內外生產廠家、技術進步的情況和更新換代速度、高新產品的使用情況等比較熟悉,因而,發展設備租賃業能更好地滿足租戶的要求,促進產品質量的提高和技術進步。在此基礎上逐步使租賃功能多樣化,經營系統網絡化,經營范圍國際化,形成我國現代綜合租賃業。
2.強化后盾,進行股份化經營。現代租賃業是隨著現代市場經濟和現代金融保險信用的不斷發展而發展起來的,而且主要以金融保險業作為后盾。因為租賃業的投入是一種一次性巨額資金投入,而回收則是定期分批小額逐步進行的,所籌措之資金借款期較長。由于租賃業的融資業務與銀行業務具有關聯性,特別是對于商業性銀行,對于金融市場上這種融資額巨大的客戶,應該積極參與其金融經營活動,以搞活金融市場。但在我國,銀行尚處于向商業銀行的轉制中,同時還受到金融資本的限制,目前尚不可能將大量資金投入租賃業,在租賃起步的階段,可采用以下措施來籌措資金:其一,由行業主管部門的財務公司籌措部分資金;其二,從行業內實力較強的生產企業籌措部分資金以作為這些生產企業投入設備租賃公司的股金;其三,對具有戰略重要性行業和政府發展行業,國家應采取支持性措施,由國家財政直接或通過銀行以較低利息提供中長期貸款;其四,尋求信托投資公司或商業銀行信托部提供較固定的中長期安全利率貸款。行業性專業設備租賃公司營運一定時期之后,正式組建股份公司,增強服務功能,進行橫向擴散,在股份公司的基礎上,改造公司債券或進行股票上市,以擴大資金來源,逐步壯大和健全租賃業和租賃市場,形成產業化。
3.國家應在充分調查國情和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制定租賃企業和租賃市場的運營法律、規章制度和管理制度以及國家宏觀調控和指導準則,以規范和約束出租人、承租人、出資者、貸款者、政府部門的行為,使整個租賃市場形成平等有序的公平競爭,并與國際租賃業的慣用法規相銜接。
(作者單位:江漢石油學院)